以文化自信立根铸魂
2024-10-06 24

以文化自信立根铸魂

技术发展部  张艳菊

 

党的二十大,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,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”的要求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、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到,“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,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,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,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。文化自信,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。坚定文化自信,是事关国运兴衰、事关文化安全、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。”每一个相关论述都体现着文化自信的深层本质,都值得深刻学习体悟并坚守好文化自信这个民族的根与魂。

从文化作用上来看,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,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为物质力量,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。文化自信的确立,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,是人们的精神基因。文化自信不仅可以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,还能从由内而外不自觉发散开来得以弘扬,形成巨大合力,产生强大的渗透力、感染力、创造力、引导力等,它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,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行为,激励我们的精神,升华我们的思想,是我们国家、民族和个人的精神食粮,是我们的根基与灵魂。

从国家持续发展上来看,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,“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。文化自信,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。”不难看出,文化自信的根基作用,及其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、社会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。文化自信能为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打牢深固的思想根基,提供广泛而深厚的精神支撑。道路、理论、制度的确定与建立都离不开我国独特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,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。目前网络信息肆掠,给人们学习了解各国文化提供更便捷途径的同时,也为不良信息传播提供了路径,让国家文化受到更多冲击与挑战。面对这样的文化环境,我们需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,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,才能确保国家安全,确保国家的持续发展。

从国际竞争力上来看,文化自信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。习总书记讲过,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、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力量。”现如今世界信息化飞速发展,国与国之间的信息相互流通,文化互相交叉传播,多元文化相互碰撞,各类影响接踵而至,人们的生活方式、思想观念更容易受到冲击,不可预测因素增多,不确定性增强,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压力极大。文化软实力是否能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争斗中占据主导,是我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占得主导地位的关键。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,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,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,关系‘两个一百年’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。”

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,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,“文化兴国运兴,文化强民族强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,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,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,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。”我们要深刻了解把握文化自信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意义。

坚定文化自信,有利于固本强基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,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。”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强盛,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。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、事关文化安全、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。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国家有力量。我们坚定不移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,就是坚持以本国、本民族历史文化为根基发展马克思主义,把稳前进之舵,牢守兴国之本。

坚定文化自信,有利于保持自立自强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,才能立得住、站得稳、行得远。我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沉浮,延续至今而经久不衰,这难道不是我们自信的底气。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,总结出中国道理、中国经验、中国理论,实现并做到精神文明上的独立自主,不盲从,不动摇。把文化自信融入民族精神,形成自信昂扬、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和状态。

坚定文化自信,有利于更好地守正创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,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构筑中国精神,展现中国价值,凝聚中国力量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前面临着世界范围内文化思想的碰撞,只有始终坚定文化自信,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底蕴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心,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守正创新,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,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、立根铸魂。